你刷朋友圈的时候,也把孩子的注意力刷掉了
朋友莉莉生了一个闺女,可是高兴的不行,她朋友圈、微博里的内容,除了孩子,还是孩子。
从孩子出生第一天,到孩子现在已经一岁多,她不会经常发朋友圈、微博,但如果有新动态,肯定与她家的闺女有关,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她初为人母的高兴。
由于住得比较近,我也经常去她家串门。周末的一天,我又去她家串门。莉莉给我开了门,又躺回沙发上,手里拿着手机在刷,宝宝则自己在地上玩着积木。我问莉莉她在干嘛呢,她说在刷朋友圈。

我打开朋友圈,发现她在我进门前刚发了两张照片,一个是搭得有点歪斜的积木房子,一个是孩子背影和积木房子的合影,配上这句话:闺女自己搭的房子,厉害不。
底下已经有几条评论:“孩子好棒!”“孩子真厉害,这么小动手能力就这么强。”“莉莉不错啊,我家孩子就不行。”而莉莉也已经在别人的评论下挨个回复了。
看着她,隔个十几二十秒看会手机,一会又看看孩子,偶尔看手机的时候脸上露出点笑容。我想,可能又有人评论或者点赞了吧。
突然想起很多次我在莉莉朋友圈下面评论,她也马上就回复我。我能想象到,她每发一条朋友圈,都守着等着人评论,等着人点赞,而孩子就在旁边自己玩自己的。
最近看过一个国外的研究成果,研究表明:当父母陪孩子游戏的时候,父母过多的眼神飘忽,如时不时的看自己的手机等,这可能会减短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。
即家长和孩子对同一个东西注意力的时间长短有直接联系。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心理学和大脑科学教授徐晨说:“在陪孩子游戏时,如果父母注意力分散,会对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起到一个消极影响,尤其是在注意力培养的关键时期。”
研究中,心理学家让父母和孩子在接近他们家里或者托儿所的场景,一起玩玩具,并给父母和小孩都戴了头戴式摄像头,这样能以孩子和父母的第一视角对他们进行观察。实验开始后,也并没有告知父母怎么做,就只是依照他们平常带孩子的状态就行。
实验以后,心理学家们发现,家长们的表现主要有下面三种:
1、孩子成为游戏里的主导,父母参与到孩子游戏中。
2、父母是强势主导孩子对玩具的兴趣。
3、并孩子的玩具并不感兴趣,参与度低。
其中,第一种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最长,这些家长在孩子表现出对某个玩具感兴趣的时候,才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之中,然后告诉孩子玩具的名字,并鼓励他们继续。
“很多家长都非常努力,”余教授说。他们试图展示自己的育儿技能,给每个玩具命名,然后拿起玩具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字。但是当你看镜头的时候,你可以看到孩子们的眼睛在天花板上或父母的肩膀上徘徊——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。这是第二类家长。
第三种孩子注意力时间最短,家长参与度低,孩子注意力很分散。
在婴儿和孩子关注同一物体超过 3.6 秒的情况下,即使家长的目光转开后,婴儿的注意力仍能讲注意力停留在同一物体上的时间,延长了平均 2.3 秒。与家长的注意力迅速地偏离的婴儿相比,这一额外的时间延长了将近 4 倍。
几秒钟的影响似乎很小。但是当他们在一个游戏中被放大的时候——这些游戏会在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的几个月的日常互动中发生——结果会显著地增长,余教授说。
许多其他的研究,都在追踪从 1 岁到 1 年级的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的影响,结果表明:儿童在早期持续集中注意力时间越长,此后的表现和成绩越好。
多少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,陪孩子玩边刷手机,或者是看电视,只是时不时的看下孩子。但其实我们发现,当我们陪孩子玩的时候,如果自己在旁边刷着手机,他们可能玩不了一会就会抛下玩具,跑来找你。
而如果你能真真正正的陪孩子一起玩,你会发现时间其实过得挺快的。